查看原文
其他

重磅!雷军宣布,小米狂砸650亿造车!“这是我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

刚刚,雷军终于官宣要造车!


3月30日下午刚宣布砸650亿造车,小米就在晚间的“春季新品发布会 DAY2”上,更是官宣了新LOGO,公布小米首款折叠屏手机,首款自研手机芯片澎湃C1。


发布会上谈到小米造车,雷军更是表示小米汽车是人生之中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愿意押上人生全部的声誉!


据小米最新公告,董事会正式批准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立项,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人民币超650亿元)。

雷军:「这是我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我愿意押上人生全部的声誉,全力以赴去做小米汽车!」小米现在积累了 1080 亿元的现金储备,让雷军有了相当的底气。


小米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立项

10年要投650亿,雷军是CEO


3月30日,小米集团在盘后官宣要造车!


据公告,董事会正式批准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立项,拟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


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超650亿元人民币)。


集团首席执行官雷军先生将兼任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的首席执行官。 



小米希望用高品质的智能电动汽车,让全球用户享受无所不在的智能生活。


雷军:晚上会说说我们的看法

网友沸腾:年轻人的第一辆车来了!


随后,雷军在微博转发该信息,称关于造车,今晚发布会上会跟大家说说我们的想法。

 


据悉,昨日原定长达4个小时的小米发布会,被迫终止在2个小时以内。当时,官方称,雷军身体感冒,中午时不能一度不能发声,宣布改为分两天举行,3月30日19:30举行第二场。


如今看来,或是为今天官宣造车做准备。


而网友则纷纷沸腾,称年轻人的第一辆车来了!



据互联网思想(wanging0123)梳理雷军留言发现:


小米与用户都期待已久:


小米社区:年轻人的第一辆汽车已经来了!社区 小米智能汽车圈已上线,第一条内容等你来发!


和风嘉一:打造一台互联网智能电动汽车,构建完整的AIoT/AIoV全场景智能出行方式。在技术为本、性价比为纲、做最酷产品的道路上,小米迎来了一个生生不息的新梦想。作为米粉,我衷心祝愿小米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打造独一无二的高端产品,树立中国汽车品牌在全球的影响力。

中欧邱邱:我现在开奥迪A8, 我的下一辆车一定是小米电动车!终于等到你!


小爱同学:有画面了,开始期待 #智能汽车上的小爱同学#//@Lik_722: “主人,车门已打开,空调已为您开启到25度,准备开始导航,请问主人想要去哪里,和小爱一起去拥抱前方美好的风景吧,记得系好安全带哦。” //@小爱同学:官宣啦!小米用高品质的智能电动汽车,让全球用户享受无所不在的智能生活!


扁了沟:即使可能做不到电动汽车行业的佼佼者,但是相信小米能做到价格上的“搅局者”。多一家竞争者对行业,对消费者而言都是有益的。


子龙航拍摄影:取名叫雷霆汽车,雷霆万钧之势。明天股价必定飙升10%-15%。小米加油!


八月好似昙花:雷老哥 广告词我都给替你想好了:造人民买得起的车!希望下线时候我们像小米手机一样都买得起兄弟们抬我上去收市竞价时段涨近3%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集团今日收涨2.2%,最新股价25.6港元美股,市值6452亿港元(约合5400亿人民币)。


而随后,小米集团收市竞价时段涨近3%。


“小爱”早已上车


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发展,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到来,大批科技公司已经切入汽车产业。


国外有谷歌、苹果等科技巨头,国内阿里巴巴、百度和腾讯都在汽车智能领域有诸多布局,涵盖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多个方面。去年10月底,华为发布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HI,旨在以全栈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与车企深度合作,打造智能网联电动汽车。此外,美团、滴滴等互联网巨头,也在从事自动驾驶的开发业务。


而在汽车行业内看来,中国在互联网、通信等行业领先企业,或许是中国汽车产业参与未来全球智能电动汽车竞争的重要成员。


而与百度、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巨头不同,小米并非一家单纯的手机制造商,而是一个极具活力的科技生态构建者。


方正证券科技行业首席分析师陈杭在小米研报《小米的终局》中曾指出,目前,物联网已经成为飞速发展的领域,成为各大公司布局重点,AIoT时代的黎明很快到来。


安信证券认为,汽车电子产业将成为继家电、PC和手机之后又一次全产业链级别的大发展机遇。当前汽车电子已经进入新一轮技术革新周期,汽车电子渗透率及单车价值量都将会得到大幅提升,市场空间超万亿。


IHS Markit发布的《中国智能网联市场发展趋势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市场搭载车联网功能的新车渗透率约为45%,预计至2025年可达到接近60%的市场规模。中国搭载车联网功能的汽车市场规模预计也将在未来持续增长,并在2025年超过75%。


而占据未来科技制高点的小米,其IoT生态将是小米未来造车的重要资源。与拥有庞大线上生态的互联网巨头相比,小米的优势在于车家互联,小米基于已有产品或生态基础搭建IoT(物联网)智能终端体系,在汽车行业广泛布局,智能语音“小爱同学”则是其切入点。


去年6月,梅赛德斯-奔驰展示的全新MBUX智能人机交互系统中,其中智能家居的控制功能部分由小米“小爱同学”赋能实现。此外,小米与一汽奔腾合作,推出了奔腾T77米粉定制版。

此前造车传闻四起


此前,小米要造车,一直在辟谣,一直在不断传出传闻。


就在官宣前一刻,3月30日收盘前,据新浪报道,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小米计划未来三年投资约1000亿元人民币(150亿美元)生产电动汽车,启动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改革,进军兴旺发展的中国电动汽车市场。该知情人士称,小米将投资所设想金额的约60%,计划为其余款项进行融资。这位知情人士表示,小米将把汽车组装外包给合同制造商,也就是其智能手机所使用的模式。


而3月26日,有报道称,小米正在和长城汽车谈判使用其工厂生产电动汽车。消息一出,长城汽车A股当天封涨停板,报收30.95元/股,小米集团股价则大涨6.28%,报25.40港元/股。随后双方均辟谣。小米集团总办副主任、原集团公关部总经理徐洁云更是在微博转发报道并回应称“完全扯淡的假新闻”。



据证券时报,2015年,雷军曾流露出造车想法,但反馈并不乐观,没有继续推进,雷军转而通过其创立的顺为资本投资了蔚来。2017年,顺为资本参与了小鹏汽车A+轮的融资。


据悉,2018年,小米在内部启动了名为“micar”的造车项目调研,由负责制定小米战略的参谋部牵头。时任小米参谋长的王川,多次与蔚来、小鹏等中国新造车公司高层交流,了解行业情况。


2019年,小米集团参与了小鹏汽车C轮的融资,投资5000万美元。


有媒体称,2019 年第三季度小米决策层在董事会上再提造车,王川拿出汽车行业调研报告向雷军建言,认为 2019 年底到 2020 年初,是小米入局造车的时机。


据报道,雷军在今年二月下旬会见了电动汽车创业公司蔚来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斌,就汽车制造问题相互进行了磋商。


据自媒体晚点报道,根据国家专利局网站上公布的文件,自 2015 年以来,小米已经提交了一系列专利申请,包括巡航控制、导航、辅助驾驶和其他面向汽车的技术。小米还在 2020 年 6 月申请注册了‘小米车联’商标和相关图形商标。


2020年大赚130亿


而在上周,小米刚发布2020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459亿元,同比增长19.4%,实现经调整净利润130亿元,同比增长12.8%。其中单Q4实现营收705亿元,同比增长24.8%,实现经调整净利润32亿元,同比增长36.7%。


其中2020年,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7.5%至1.46亿台。根据Canalys的统计,2020年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逆势增长超过2400万台,成为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净增最多的智能手机厂商。受手机销量提升的推动,小米2020年来自智能手机业务的收入达到1522亿元,同比增长24.6%。

为何此时宣布造车?


小米在这样的时间节点“造车”,值得玩味。


以百度、腾讯、阿里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和以华为为代表的科技企业已经先于小米,以不同的形式投入到新一轮的造车运动之中。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智能电动汽车在过去的一年里逆势而起,成为引领全球经济恢复的重要力量,同时,新能源汽车概念在国际资本市场大放异彩,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造车企业股价飙升,全球车企估值排行榜大洗牌。


而且,新能源汽车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有望达到40%的增长。根据国务院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文件要求,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将在2025年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


在国家战略和政策的扶持下,地方政府对新造车项目的支持力度显而易见。上海先后引进特斯拉、参与威马D轮100亿融资、参股智己汽车,合肥在2020年引入蔚来后再次向零跑伸出“橄榄枝”,珠海国资被传通过格力集团和华发集团向法拉第未来投资 20 亿元人民币。


与新造车运动的“火爆”相反的是,智能手机的增长天花板触手可及,同质化、价格战问题此起彼伏,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在近两年陷入停滞。


IDC此前预测,在出货量和出货规模方面,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金额从2020年至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仅为4.31%。


汽车作为下一个最具前景的智能终端设备,也必然成为小米、华为寻求多元化发展、开拓新的增长点的重要抓手。


尽管前景向好,但不可否认的是,造车是一项复杂且庞大的过程,涉及到巨额的资金投入以及强大的研发水平,也关系到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资源的能力和服务体系力。尽管目前科技公司基本掌握算法等方面的核心技术,但相较于手机行业的供应链整合和渠道铺设方式,智能汽车行业的技术壁垒显然更高。


巨大的资金压力也是小米无法回避的问题。


蔚来初创之时,李斌曾扬言没有200亿不要造汽车,但蔚来烧钱的速度还是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数据显示,2017—2020年,蔚来的净亏损分别为49.85亿元、96.39亿元、112.98、53.04亿元。2016年以来,蔚来的累计净亏损约为337亿元。


恒大汽车称自从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以来,累计投入已经达到437亿元,不过,目前恒大的车还没有交付。


此次小米宣称将初期投资100亿元,未来10年投资100亿美元。与造车新势力相比,小米本身拥有较为雄厚的资本实力,不至于像部分造车新势力那般在PPT阶段就因为资金链问题而“胎死腹中”。


但是,造车注定是一场马拉松赛跑,需要长时间投入巨大的人力和资金成本,推出来的车能否得到市场认可,也充满未知数。


小米如何造车?


目前来看,国内智能电动汽车的有力参与者主要包括三个不同的阵营。第一类,是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威马等造车新势力;第二类,是传统车企以及传统汽车孵化的全新电动车品牌,如北汽新能源的ARCFOX、东风的岚图等,目前外资品牌也开始发力。第三类,则是互联网巨头与传统车企一起打造的全新电动品牌,如上汽联手阿里打造的智己汽车、百度吉利成立的新合资公司。


从一定程度上来看,与整车企业之间达成合作,由整车厂进行整车的架构开发和生产制造,互联网公司进行设计、智能网联方面的开发,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尽快将产品推向市场。


不久前,曾传出小米和长城汽车合作的消息。双方也给出了相关回应。小米集团表示,一切以公告为准。长城汽车则否认了这一消息。


尽管双方对此合作并未给出明确回应,但长城和小米在之前已经有过深度合作。据了解,长城旗下的电动汽车品牌欧拉曾经在2019年就和小米开始“金牌经纪人计划”,小米向欧拉“开放”了其多达3亿的粉丝资源。同时,双方还表示将在用户经营联动、新零售渠道共建、IoT物联网服务、5G及AI应用场景生态服务上达成深层次合作。


随着互联网巨头纷纷下场造车,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2015年前后,中国曾经涌现近50家造车新势力,但是大浪淘沙之后,现在留下来的只有少数几家,并且淘汰赛仍在持续。


中国新造车运动,一直都离不开互联网巨头们的推动。中国的第一批造车新势力都有互联网背景,在成长的过程中,大多数头部车企都收获了百度、腾讯、阿里、美团等互联网巨头的融资。


如今,巨头们真正下场造车的时候已经来了,新造车运动进入竞争更为激烈的下半场。


目前小米并未透露造车的具体路径和形式,未来,小米能否将其在手机、家电等消费品领域的高性价比优势复制到汽车行业,值得关注。


附:小米造车时间线


2021年3月30日

小米官宣进军电动车市场


2021年3月30日

彭博报道,小米计划投资150亿美元进军电动车市场


2021年3月26日

路透社报道,小米正在和长城汽车谈判使用其工厂生产电动汽车


2021年3月19日

36氪报道称,小米造车有望4月立项,由王川带队,正摸底汽车行业


2021年2月21日

小米回应造车传闻:还没到正式立项阶段


2021年2月19日

晚点报道称,小米已确定造车,视为战略级决策


2019年

顺为资本向小鹏汽车投资5000万美元


2019年中

小米高层向雷军建言,2019年底到2020年初,是小米入局造车的时机


2016年

顺为资本参与小鹏汽车A+轮融资


2014年11月

雷军通过顺为资本参与蔚来汽车发起创立


2013年

雷军两次赴美拜访特斯拉CEO马斯克,曾公开表示对特斯拉和电动汽车有极大好奇心

9999元起!最便宜折叠屏手机来了!

小米自研芯片也官宣了



在3月30日召开的小米春季新品发布会 DAY2上,小米董事长兼CEO雷军正式发布了小米首款折叠屏手机MIX FOLD。



据介绍, 小米MIX FOLD搭载8.01、2K视网膜屏,采用经典4:3屏幕比例。搭载骁龙888处理器,5020mAh电池,支持67W有线快充。散热性能上,小米MIX FOLD采取了蝶式散热 加上首创的“微气囊”散热技术,


摄像方面,小米MIX FOLD 有三颗镜头,包括1亿像素高清主摄、123°超广角镜头和30倍长焦镜头。另外,小米MIX FOLD 采用仿生新技术的液态镜头,通过可流动的液体通过薄膜包裹,替代传统光学镜片,实现了焦距和焦点的变化。



价格方面,MIX Fold也果然没让大家失望。其中12GB+256GB版本售价9999元,12GB+512GB版本10999元,同时还有16GB+512GB的陶瓷外壳版,售价12999元,成为当下最便宜的折叠屏旗舰机。4月16日开售。


在发布小米MIX FOLD 的同时,雷军对外发布了小米的自研影像芯片澎湃C1。据雷军介绍,澎湃C1芯片采用自研ISP和自研算法。通过双滤波器、高低频并行处理,数字信号处理效率可提升100%。


雷军称,小米2014年立项做澎湃芯片,2017年发布澎湃S1,直到今天澎湃C1的发布,小米的芯片之路走了7年。期间,小米历经挫折和突破 ,澎湃C1只是小米芯片的一小步,同时也是小米影像技术的里程碑。芯片这条路很漫长,小米心怀敬畏,这条路充满险阻,但小米会一直努力做下去。



小米新LOGO亮相!

网友:换了个寂寞



实际上,今晚的发布会一开场雷军就宣布了一个大消息:小米更换新LOGO。



雷军表示,新十年,新形象,新LOGO由国际著名设计师原研哉设计,提出全新的设计理念,为小米品牌视觉融入东方哲学的思考。



“小米新LOGO的设计概念是Alive(生命感设计),也是原研哉和小米,对科技与生命关系的新思考。”


在“Alive”设计理念之下,具备“超椭圆”数学之美的小米新LOGO,不再局限于画面的一角。


不过,对于新LOGO的这番解释,部分网友依然表示理解不了:



此外,小米还推出了环保袋,是小米新LOGO加持的第一款产品,由杜邦 Tyvek可循环材质制成,号称像纸一样柔软,比布更坚韧。


来源:互联网思想(wanging0123)综合自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羽、21世纪经济报道

相关文章

为伟大思想而生!

AI+时代,互联网思想(wanging0123),第一必读自媒体

商务合作、投稿及内容合作,请联系后台小编

或271684300@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